終究活成了什麼也不是?
我時常在想,到底是哪一步走錯了?還是在人生的轉角拐錯了彎?
以現今社會的平均壽命來看,我也活了人生的三分之一,但好像還是一事無成。
我在一間中小企業上班,擔任教育訓練管理師。穩定的工作,穩定的薪水,每天朝九晚五。我們這行業也是有淡旺季,忙的時候南北奔波,每天早上趕高鐵,今天在台北,明天可能就跑高雄。日復一日,也待了四年,從一開始想轉換跑道的衝勁,漸漸變成了「這樣就好」的平淡心情。
可夜深人靜時,當我看著社交平台上大家分享光鮮亮麗的工作,那顆炙熱的心又會重新跳動一次。只是,考量年紀,考量能力,考量到各種因素,
最終還是會問自己:其他地方,真的會比現在更好嗎?
每年年初,友人總是會問我:「什麼時候離職?」
我總是笑笑地說:「離職然後呢?我要做什麼?」
友人接著問:「那你想做什麼?」
嗯……這是一個好問題。是啊,我想做什麼?
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已經不再思考這個問題了?還是說,從一開始我就沒有真正問過自己:「我想做什麼?」
網路上大概有九千九百九十九篇文章,教你如何找到熱愛的事物,從中發掘自己想從事的工作。可是,沒有人告訴你的是--
光是找到熱愛的事物,就是一道難解的題。
有人說:「興趣不能當飯吃。」但最嚴重的問題,不是吃不吃的到飯,而是你已經找不到熱情所在了。
回想小時候,總是對未來充滿熱情與憧憬——想在飯店工作、想在電視台上班、想環遊世界、想當甜點師,想……到底是什麼原因,讓這些「想」最終消失了?是什麼,把我推到了現在這個位置?
是家庭的壓力?還是生活的奔流?
迫使我們還來不及思索,就已經被催促著前行,難以停下,難以回頭……
可我們真的無法停下嗎?還是,這一切都只是藉口罷了?
其實,在思考這些問題時,我們往往只是「想」而已。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在想,想得天馬行空,想得天花亂墜。但想得再多,終究還是停留在「想」,而沒有真正的「行動」。
你不去做,永遠也不會知道什麼才是適合你的,什麼才是你的熱情所在。
所以,今年,我決定不再只是想,而是用文字去行動。
把我想說的、想探討的,我所經歷的、所看到的,一一分享給所有人。
我現在或許什麼也不是,但千萬不要否定那些過往的痕跡。
因為一路走來的故事,讓我擁有了無條件愛我的家人,我擁有了全世界最好的摯友,我有一同加班打拼的戰友。
也許在世俗眼中,我一事無成,但卻成就了現在富有且可愛的自己。